元代建立以前,对占领区采取的是劫掠毁弃的政策.1229年窝阔台登上了大汗宝座。他任用耶律楚材,否决了一些人以中原为牧场的建议,开始推行初步的汉法,修驿站,查户籍,定都城,置仓廪,立税法。蒙古帝国对中原的统治,恢复州县,强化集权。进入了一个新层次。
窝阔台设立了燕京行尚书省,主管汉地民政司法。调整诸侯封地,恢复了金代路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划:路府下管州县,路和府的长官称“总管”,州县的首长称“军政长官”,并均设达鲁花刺监督。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,使得诸侯权力大受限制。
诸侯封地原先财政独立,自征税赋,只需给大汗提供军需,并按期进贡即可。窝阔台上台后,听从耶律楚材建议,中央收回财政大权,制定税法,实现对统治区域的统一征税。1230年,在燕京路,宣德路,西京路,太原路,平阳路,真定路,东平路,北京路,平州路,济南路等十路设立征收课税所,按照中央财政政策征收各种税课。
元代银锭存世不多,目前所见大多是早期的五十两银铤形。
"平阳路征收课税所银五十两、流泉库典李和、库官张诚、王仲禄、银匠郑显、库子陈原、石坚”,该锭是平阳路征收课税所征收的税赋折银五十两银铤。
十路征收课税所铭文银铤目前仅见平阳路实物,有三个版式。一种平阳路为戳印,征收课税所为錾刻,背有阴文平阳。另一种平阳路为戳印,征收课税所为錾刻,光背。再一种平阳路征收课税所为錾刻,光背。
平阳路征收课税所设于1230年,主要征收盐课。平阳路因为地震而在大德九年(1305年)改为晋宁路,此铤理论上应该铸造于1230---1305年之间。由于与此铤同出的银铤有戳印“辛丑年”的,大德五年(1301年)为辛丑年,故此铤的准确铸造时间应在大德五年(1301年)前后。
平阳路征收课税所五十两银铤已知存世超过十件,目前所见以此件品相最佳。
此铤著录于《金银流霞》、《元宝收藏与鉴赏》、《银的历程—从银两到银元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