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国是先秦存续最久的国家,也是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。在与中原文明交融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,其影响至今犹在。
楚金,又称楚金钣、印子金。是楚文化的重要符号和代表之一。
楚金出现于春秋中期,一直铸造流通至西汉武帝时期。
楚金以郢爰为主,存世的楚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郢爰,其次是陈爰、卢金、少贞(鼒)等等,目前已发现超过十种不同的铭文。因楚金的铸造时间跨度大,其断代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,一些郢爰和其他铭文的楚金不排除铸造于西汉时期。
楚金的原始形态是整版的,重约200到300克之间。戳印铭文印戳10到22个,江苏盱眙出土的40到60个戳印的属个例,应该属于西汉时期铸造。形制有龟板形、板瓦形、圆饼形、长方形等形制。整版楚金所占比例极少,其中以郢爰为主,陈爰、卢金次之。
楚金是天然金铸造,纯度从百分之八十以上到百分之九十九。
楚金由王室铸造,是王权的象征,也是等级最高的特殊货币。主要用于国家间的馈赠和内部的赏赐。
楚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,不直接参与市场流通。其货币属性源于自身材质所具备的天然货币属性。
楚金的使用是以戳印为中心,按照整印、半印、再半印的方式切割。
楚金集中出土于安徽、河南、江苏三省。
虽然前人做了不少研究,也取得了不少成果。但楚金依然有许多谜团待解,也使得楚金的收藏研究比较冷门,另一方面也让楚金收藏增加了诱惑和挑战以及成就感。